商标注册狂魔大盘点,最后一个你肯定想不到!
在商标领域,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堪称“商标注册狂魔”,他们通过大量注册商标来保护自身品牌、拓展商业版图或进行商标投资等。一起来看看这些典型的“商标注册狂魔”案例。
01 华为
在全球科技领域,华为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闻名,在商标注册方面也堪称“企业典范”,通过大规模、全方位的商标布局,构建起了坚不可摧的品牌护城河。
据查,华为在国内已申请注册2万多件商标,覆盖了从通信技术到智能硬件、从软件服务到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。在商标注册速度上,华为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。例如,在推出智能手机之前,华为就提前注册了与手机相关的商标;在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时,迅速布局了大量与汽车相关的商标。这种“未雨绸缪”的策略不仅帮助华为避免了潜在的商标纠纷,还为其后续的产品线扩展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保障。
华为不仅在国内积极申请和注册商标,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商标布局能力。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注册了“鸿蒙”等商标,包括加拿大、墨西哥、西班牙、韩国和澳大利亚等。这种国际注册策略不仅有助于华为拓展国际市场,还提高了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02 拼多多
拼多多在成立初期,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,对商标全类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,导致不少“拼多多”商标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注册。这一事件给拼多多敲响了警钟,也让其深刻认识到商标保护的重要性。
随后,拼多多关联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于防御性保护,申请注册了“井多多”“小拼拼”“拚小圈”等商标,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、广告销售等。通过注册这些与品牌名称相似的商标,拼多多可以有效防止他人恶意抢注或傍名牌,保护自身的品牌权益。
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,拼多多向内容生态延伸时,提前6-12个月在第41类(娱乐服务)注册“多多短剧”“多多剧场”等商标,构建ip矩阵。在跨境业务方面,其海外电商平台“temu”,也通过马德里体系提前完成42国商标注册,降低海外市场拓展风险。这种前瞻性的商标布局,使拼多多能够快速抢占新兴业务领域的市场先机,为品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03 腾讯
腾讯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巨头,也曾在商标保护上栽过跟头:著名的“微信”商标纠纷案就曾让腾讯焦头烂额。腾讯在微信业务发展之初,对商标注册不够重视,导致微信业务不断扩大之后,商标纠纷随之而来,腾讯不得不四面出击,通过收购、异议等多重手段追回“微信”商标。
此后,腾讯在商标注册方面开启了狂飙模式。腾讯的商标注册不仅仅是对现有品牌的保护,更是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在多个领域和类别上注册商标,腾讯可以提前占据市场先机,为未来业务的拓展和创新做好准备。
04 海底捞
海底捞的商标注册狂潮始于2020年起诉“河底捞”商标侵权败诉事件。法院认为“海”和“河”差异明显,且海底捞是川菜,河底捞是湘菜,两者差异较大,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,从而驳回了海底捞的诉讼请求。这一事件让海底捞深刻意识到商标布局的重要性,也激发了其注册大量防御性商标的决心。
海底捞注册了大量与“海底捞”汉字近似的商标,如“海详捞”“海祥捞”“海港捞”“侮底捞”“捞底海”“诲底捞”“海底选”“清底捞”“溪底捞”“塘底捞”“渠底捞”等。还注册了与省份、地理位置相关的商标,如“粤底捞”“琼底捞”“淮底捞”“台底捞”“赣底捞”“鲁底捞”“闽底捞”“苏底捞”“浙底捞”“鄂底捞”“京底捞”等。此外还对“海”字进行挖掘,注册了“渤海底捞”“辽海底捞”“内海底捞”“外海底捞”“公海底捞”“沧海底捞”“北海底捞”“西海底捞”“出海底捞”等等。
海底捞通过注册大量的防御性商标,构建了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商标保护体系,有效防止了竞争对手的恶意模仿和侵权行为,保护了海底捞的核心品牌资产,确保了品牌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。
05 特朗普
唐纳德·特朗普及其相关公司多年间在中国注册了大量商标,包括“川普国际酒店大厦”“川普地产”“川普大厦”“川普广场”等。2015年6月,特朗普正式宣布角逐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后,更是注册了40多个“唐纳德·特朗普”“唐纳德·川普”“川普”“donald trump”“trump”商标,涵盖了餐饮住宿、服装鞋帽、皮革皮具、广告销售、教育娱乐、金融物管等多个类别。目前,特朗普在国内的商标注册量已经高达上百件。
商标注册狂魔的故事,虽然有些让人无奈,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。他们对商标注册的执着,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品牌的重视和追求。但话说回来,商标注册可不是儿戏,还是要遵循规则和法律哦。